从1969年就开始排队的老包子铺,据说当年都用他家肉包打牙祭!
来源:
对于家的记忆,味觉总是最敏感也是最幸福的部分。无数次推开家门,都伴随着熟悉的烟火味,或是炝锅时的葱香亦或是炖肉的水汽,此刻早已卸下所有包袱,开始填饱肚子。食物总是那么神奇,既能满足口腹之欲也能填补心中的乡愁。对于大多数老石家庄人来说,红星包子浓浓的香味一直储藏在心灵的某个深处,不会随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泯灭消逝……
红星包子绝对是石家庄包子的老字号,自1969年以来,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,1969年以前叫大春芳,1969年以后叫红星餐厅,1980年之后叫红星饭店,2000年9月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“中华名小吃”称号。2015年跻身夜经济“十大名吃”之一。而要说到其由来,其实红星包子脱胎于天津的狗不理包子,小巧玲珑、松软利口、清香不腻。老石家庄人常说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便是:“饭后总不饱,只想红星包”。
现在红星包子家常菜馆刚开业4年左右,走进来,包包子师傅们围坐在一起,擀皮、包馅有条不紊。红星包子依旧是国营饭店,店里节奏相对要慢,包子的做工选料实在。店里做包子非常讲究,单是压面就需要压20遍,此种方法压出的面光滑洁白,吃起来软硬刚好。每个包子必须量化到14到16个褶,包子蒸熟之后,好似一个个绽放的白菊花。包子馅现在可供选择的很多,猪肉大葱、南瓜、虾仁,而最经典的要数红星的猪肉大葱。
刚出笼的包子带着油花冒着热气,此时再备上一碟醋,胃口早就被香味打开。红星包子松软中带着一丝力道,尤其是刚咬开时候享受油汁喷涌的瞬间,猪油的香灌进口腔涌进鼻腔,最后滑进胃腹。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这口油香一直在脑海里不停的回荡,以至于现在吃进口中,那种油然而生的踏实感还在。吃包子要趁热,充分发挥猪肉的油香,吃过之后一抹嘴,尽是油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