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旅游资讯网

圣塔院塔

timg (11)

u=4158296833,872071991&fm=26&gp=0

timg (12)

圣塔院塔位于易县城西南2华里的荆轲山上,为原圣塔院寺内建筑,故名圣塔院塔,又名荆轲塔。于辽乾统三年(公元1103年),始在荆轲衣冠冢上建圣塔并在此处建有圣塔院。明万历六年(公元1578年)重修,清代又加修葺。   

古塔高26.5米,须弥座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建筑,砖木结构,白色。每层八隅悬风铎,第一层较高,南北东西四面辟假门,斜面置直棂假窗,顶部有铁塔刹。荆轲塔建在荆轲衣冠冢上,系沙石堆集而成,既古时荆轲馆故址,也是荆轲的衣冠冢,冢高34米。 明清两朝圣塔院正殿供奉田光、荆轲、樊於期三义士之像,四时享祭。据民国时期照片记载:民国时期圣塔院仍保留座北朝南的山门及正殿,并建有围墙。

该塔八角十三层,塔刹高3.5米,通高25.36米,塔门东南向。砖石结构,实心。束腰上有仰莲托,顶有睡莲,上为一舍利封盖。塔每层之八隅均悬风铎,经风吹动,清脆悦耳,音传四野。最下二层束腰须弥座,第一层为素面,第二层为砖雕双抄五铺作斗拱,斗拱上承托栏板和望柱,再上为四层仰莲,束腰八角施雕花石柱。第一层塔身较高大,仿楼阁式,东、西、南、北四正面辟拱券门,门上雕出圆形铺首,余面为直棂盲窗,八角均施塔状倚柱,檐下施单抄四铺作斗拱,斗拱下饰如意方头。第二层以上均为叠涩檐。塔刹为相轮式,结构齐全,上丰下锐,为明代大修之作。该塔造型典雅秀丽,经多次修葺,仍保留了辽代风格。

1986年,河北省古建研究所对该塔进行了实测,打开了天宫,发现纸质《大般涅槃经》及《地震经》一部。


智慧旅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