驴肉火烧那些事儿
来源:
每一座城市都有一种味道,就像保定的驴肉火烧一样,已经深深植入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。如果说驴肉火烧是保定美食名片的话,那么老驴头就是名片中的名片。在前段时间公布的保定十佳旅游特色小吃的入围名单中,老驴头快餐有限公司赫然在列,这头“悍驴”正在发展的路上奋力狂奔,把传统的“保定味道”发扬光大,让更多人爱上“驴火”、爱上保定。
起源传说:“漕盐大战”
“要肉的还是板肠的?”“要不要焖子?”“纯瘦的还是肥瘦的?”晨曦初露,无数保定人的一天就是从一个驴肉火烧开始。位于军校广场北侧的老驴头火烧店门口,顾客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。“早晨六点多起床就直奔老驴头,稍微晚些就要等座。”市民吴先生说,作为地道的保定人,用两个驴肉火烧配上一碗馄饨开启一天繁忙的工作,已成为他多年来的习惯。那么如此让人欲罢不能的驴肉火烧,起源于何时、何地呢?
据中国餐饮文化大师谢美生介绍,保定驴肉火烧的发祥地为保定市徐水区漕河镇。漕河系古时一条河流的名称,漕河镇以漕河命名。关于漕河驴肉火烧的起源民间有众多版本,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是“漕盐大战”。相传,宋代时漕河码头有漕帮和盐帮两个帮会。漕帮以运粮为业,多用船只走水运;而盐帮以运盐为业,多以脚力旺盛的毛驴为运输工具。双方为了称霸码头,时常大动干戈。
有一天,双方又是一言不合就开打,这一战打得十分激烈,两边人是刀枪棍棒、锅碗瓢盆全都用上,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。最终,此战以漕帮大获全胜而告终。漕帮俘获了盐帮驮货的众多毛驴无法处理,于是便宰杀炖煮,设庆功宴,享受胜利的喜悦。没想到,漕帮众人在将熬煮的驴肉夹在当地打制的火烧中吃食后,发现味道无比香美,从此漕河驴肉火烧兴起,名吃由此诞生。
“保定驴肉火烧自古流传下来,味道已成经典,好吃自不必多说,再加上方便快捷,所以直到现在也深受人们喜爱。保定的驴肉火烧,还有一个特别之处,那就是不只可以夹驴肉,还可以夹焖子,夹板肠,或是几样混加。即便是夹驴肉,还可分为肥瘦或纯瘦。不同的夹法,就像人生百态,可以品出不同的滋味。”谢美生介绍说。
“驴火老炮”的奔跑之路
“真正的保定驴肉火烧,火烧就非常有特点,而驴肉更是精心煮制,然后趁热剁成小丁,肥瘦搭配夹进火烧里,驴肉的鲜香立马喷涌而出....”老驴头店里师傅的叙说调动着人们的味蕾。这样一个正宗的老驴头驴肉火烧呈现在人们面前,走过了一条漫漫长路。“驴肉火烧作为保定地方家喻户晓的一种特色小吃,然而却都是作坊式经营,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,使得整个行业显得良莠不齐、杂乱无章,难以形成规模。”正是由此担忧,1996年,喻万森创立了保定驴肉火烧品牌“老驴头”。为了保障驴肉资源的真实性、安全性,喻万森的脚步踏遍了天山南北,老驴头终于过了原料供应关。老驴头首先在新疆叶城县建立了自己的驴肉肉源和产品深加工基地,使得驴肉原料得到了根本保障。
2002年起,“老驴头”凭借自身优良的产品开始逐步在保定市开设了红二师店、百花店、军校店、和顺草堂店、东站店等五家直营店,并在全国多地发展了几十家加盟店,从而走上了品牌化连锁经营发展道路。使得驴肉火烧这一地方小吃走出保定,让更多人所熟知,其传统美味更是赢得了广大食客的赞誉。
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老驴头每年积极参加非遗项目展示活动,为宣传展示保定驴肉火烧这一地方特色小吃起到了积极作用。公司创始人喻万森,身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驴肉火烧技艺”传承人,一直致力于驴肉火烧制作人才的培养。截止2019年底,公司累计培训驴肉火烧技艺人员达上千人,先后被评为市级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单位。
火烧皮薄酥脆
驴肉丰腴浓香
肉汤口感丰富
如此美味
值得更多的人
品尝它、爱上它
来源: 保定文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