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定传统金工冷锻造技艺
来源:
冷锻工艺历史悠久,它是一种不需要加热,而是完全凭借人力与简单的工具,直接对金属料坯进行加工的锻造工艺。宋朝沈括的《梦溪笔谈》中就有对西夏的冷锻甲“瘊子甲”的描写。传统金工冷锻造的核心就是冷锻工艺。
传统金工冷锻造技艺所锻造的器具,是由一块完整的金属板材冷锻而成,整体无焊接,所以也被称为“冷锻一打出”。该技艺流传在正定县罗家庄的王家,在清末民国时期,王氏家族是当地普通的农民家庭,在农闲时会打造农具以补贴家用。王洛亭便是当地的铁匠,其用热锻加冷锻工艺打造的农具经久耐用,被当地百姓称道。这门传统金工冷锻造技艺在王家一脉单传,现已传承到第五代。
传统金工冷锻造技艺主要有构思绘图、选料、捶打塑形、养色四个步骤。
构思绘图:传统金工冷锻造工艺品制作周期长,所以初期的构思就尤为重要,打造何种材质的器具,器具的大小如何,具有哪些特殊形状,以及需要用到的工具都要考虑在内。
选料:要选用较软的,延展性好的金属,比如金银铜,但现今经过第四代传承人王建辉的研究改进,已经可以将硬度更高延展性更差的铁板用冷锻工艺进行一体锻造。
捶打塑形:捶打塑形工作台是一个大木墩,其上有几个用来固定不同形式的铛立、铁砧和捶打拉伸造型所用的凹槽,根据作品的材质、造型不同,以及其每一个弧度,每一处转折的变化,都有其对应的捶打方法,也对应各种形状的铁锤、木锤、铛立、铁砧等工具。
养色:将作品放入潮湿环境中喷洒清水,经过一到两个月的时间,等作品表面长满铁锈,之后将作品加温干燥,用钢丝刷将表面铁锈清除,留有表面钝化后的黑色底色可以防止其表面再次生锈,最后擦上一层油脂保护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