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丘纸马
来源:
内丘县地处河北省南端。东望齐鲁,西邻中州,北通石门,属于邢台的一个县。应是历史久远的燕赵故地,文化的由来可以直接寻觅到秦汉。也许正是岁月去之太久,如今可以看到的地面遗存,除去扁鹊庙和一座牛王庙前的清代戏台,大多村落都很难再有那种“历史感”了。可是谁想到,这些形形色色、出自农人之手的小小的木刻纸马,却叫人闻到一种渺远又强劲的生命气息。
内丘有三百零一个村庄。现今刻印纸马的村子大约有七八个,大多在县城周围。据说在太行山里也有,但山里的纸马大多是自印自用,外边很少见到。内丘印画的木版都是木匠刻的,有了版谁都可以印。如果山里的人弄到几块版,自然也就可以印起来了。
魏家村的魏进军家,应是最典型的内丘纸马的作坊。此地作坊全是家庭式的。印画时,全家老少一起上手,有的印画,有的晾画,有的拿出去卖。纸马是年画的一种。逢到春节,张贴纸马,为的是请来天上诸神,送福之外,护佑人安。这是自古以来全人类共有的生存心理。
纸马在内丘分大小两种。大纸马与各地的灶王和全神差不多一样;小纸马在北方为内丘特有,只有巴掌大小。魏进军的先辈就印纸马。家传老版不少,“文革”中经意保护,至今存藏的老版《连中三元》、《关公神像》、《全神图》、《八仙祝寿图》等,应是清末民初的刻品,属于大纸马一类。风格与我国年画重镇武强殆同,甚至连眉眼与衣纹的画法也全然一样。内丘与武强相隔不过一百多里,中间有滏阳河相通,风格相似,亦属必然。这些大纸马都是红黄绿三色套印。然而,他们的小纸马就是纯粹的地方土产了。
小纸马大多为10×20厘米左右。木版印刷,单线黑色,彩色粉莲纸。纸分深桃红色和淡黄色两种。黑色不是墨,而是用烟黑加水胶煮成。印画时先在画版上刷上黑色,将纸铺上,不用棕刷,只用手边按边抹即成,非常简单,几乎一看就会。木版的用材都是较坚硬的榆木或杜梨木,为了经久耐用。有时一块木版的反正面,各刻一个画面,则是要节约板材。内丘人在出售这些纸马时没有店铺,只是放在篮子里拿到集市上,找个空地,铺块布或硬纸摆好便卖,方式极其原始。
摘自:冯骥才《内丘的灵气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