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旅游资讯网

冀南豆沫

对于很多邯郸人而言,新的一天总是从一碗豆沫开始。细滑的豆沫,配上焦脆的油条,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,带来一天的活力。

微信图片_20200520092442

豆沫,发源于邯郸的磁县、临漳一带,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,被誉为“小吃中的活化石”。它的原料并非豆面,而是小米面。邯郸武安的磁山,是距今10000年的磁山文化发祥地。小米,正是起源于这一时期。

相传,豆沫的起源与著名的伯夷、叔齐“不食周粟”的故事有关。伯夷与叔齐饿死首阳山后,殷都人感其气节,纷纷祭典。他们把小米放入石臼中舂成粉齑,做成羹,放入青菜和捣碎的黄豆沫儿,呼之为“豆沫” 。

后来,豆沫在民间广为流传,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美食,但其做法却极为讲究,仅原材料就有小米、黄豆、花生米、海带,豆腐、菠菜、芝麻,粉条(或粉皮)、精盐、花椒、八角、芝麻等。

在数不清的豆沫做法中,最受欢迎的莫过于“冀南豆沫”。这种豆沫因生产于冀南宾馆而得名,其外观呈半透明的乳黄色,佐以红绿色,精致养眼;醇厚的小米香,伴着豆香、芝麻香、花生香,又与蔬菜的清香合为一体,浓郁得扑鼻;糊浓稠细腻,配菜香脆嫩滑,回味绵长。喝上一口,仿佛饮一壶美酒,满嘴留香。

如今,这种美食更是成为邯郸人心中一份美好的家乡记忆。

特约顾问/孔润常

责编/张泽瑜

智慧旅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