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旅游资讯网

这些,才是河北人的春季宝藏!

“不时不食”,这句蕴含着深刻的中国饮食哲学的古话出自《论语》,意思是说吃东西要应季应时——饮食也要讲究天人相应。


我们有一万种方式享受春天,

吃,无疑是最直接、也是最享受的一种。

地里的叶,树上的芽,水下的鱼,山中的茶……

那种至鲜至嫩的苏醒味道,

只有在这短短的一季才能享受得到。

最是一年春好处,

那些来自河北的应时鲜物,万万不可辜负。


雄安新区
白洋淀里荷鱼鲜

推荐菜式:荷芽凉疙瘩、金毛狮子鱼、半蒸半煮

最佳品尝时间:4 月-7 月



在白洋淀,“无鱼不成席”。

春暖花开之季,正值白洋淀鱼虾欲上之时,也是品尝白洋淀鱼鲜的好时机。

白洋淀是淡水鱼的天然博物馆,你能想到的淡水鱼,几乎都能在淀里找到,通过清蒸、红烧、烟熏、爆炒、油炸等不同操作手法,便可呈现出千变万化的“淀上味道”。

代表菜式有金毛狮子鱼、半蒸半煮、芙蓉鲫鱼、石锅嘎鱼、飞燕全鱼等。

微信图片_20200414083024

贴饼子熬小鱼

暮春初夏时节,也是白洋淀一年中的“品荷”时机。

从潜在水下的藕芽,到悬于水面的荷叶,再到绽开的荷花、半藏的莲子——每个部位都可以用作食材。

春天,刚刚萌发的荷叶正是鲜嫩之时,采摘下来做成荷叶丸子、荷叶卷、荷芽凉疙瘩等,有清热去火、利水排毒的功效。

微信图片_20200414083036

鹿泉
雨前椿芽嫩无比

推荐菜式:香椿芽拌豆腐、香椿炒鸡蛋、炸香椿芽

最佳品尝时间:谷雨之前


虽然香椿前后约有2个月的采摘季节,但只有谷雨前的香椿才称得上是极品。

香椿还有个有趣的别称——椿天。当你在市场上找不到“椿天”的时候,春天也便宣告逝去。

鹿泉的香椿,以谷家峪村的名气最大。这座位于抱犊寨北山脚下的村落拥有2000多亩香椿林,种植历史达千年以上。

微信图片_20200414083039

香椿味道的奇特让一些人避之不及,却也能燃起很多人的美味执念。

在谷家峪,香椿的味道与山野、乡土的质朴气息混合在一起,让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场景体验。

安坐于村里沧桑的古窑老宅之中,踱步在村道两旁的棵棵古树之间,仰望太行,椿宴飘香,原汁的山居生活与春天味道便可在此间尽享。

微信图片_20200414083041


曹妃甸
正是河豚欲上时

推荐菜式:河豚刺身、红烧河豚、河豚火锅等

最佳品尝时间:清明前后


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”这首脍炙人口的《惠崇春江晚景》道出了品尝河豚的最好季节——春天。

这首诗的作者苏轼,则为这味食材赋予了传奇色彩:相传,河豚曾让苏轼食不停箸,并留下“也值得一死”的饕餮箴言。

微信图片_20200414083043

在曹妃甸,现在不必“拼死”也可品尝这道顶级的人间美味,满足“暮春候河豚”的尝鲜之欲。

一桌曹妃甸的“河豚宴”,囊括了河豚火锅、河豚刺身、河豚肉饺子、红烧河豚、河豚鱼冻、凉拌鱼皮、河豚汁炒饭……花样迭出的菜式,让食客全方位体验河豚的鲜美。

微信图片_20200414083046

保定
春来春去春不老

推荐菜式:凉拌春不老、春不老炒肉末、春不老酱菜

最佳品尝时间:3月-4月


春不老耐寒,常在秋冬季种植,初春之时,冰雪覆盖下的菜叶青翠无比,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鲜嫩,如同“不老春菜”,因此得名。

春天,万物复苏,冰雪初融,此时的春不老尚存有越冬所需的养分,又兼收早春雨露的滋养,是口感、营养最好的时候。

微信图片_20200414083049

春不老,名字好听,吃法也很多:凉拌春不老、春不老扣肉、春不老炖豆腐……在保定市区,多数餐馆在应季之时均可提供以春不老为食材的菜肴。

不论什么季节,不论身处何方,一罐春不老酱菜储存了保定人心目中家乡的春天味道。

微信图片_20200414083051

太行山
太行龙井初长成

推荐菜式:龙井炒鸡蛋,龙井蒸饭

最佳品尝时间:谷雨前后


最好的龙井茶在哪里?

除了西湖龙井村,也许还有不同答案。喝过产自河北太行山区的龙井,你可能会觉得这里的龙井比来自原产地的还要醇香一些。

十多年前,随着“南茶北引”的推进,龙井43号被成功移植到石家庄、保定、邢台等地的太行山区。

微信图片_20200414083056

谷雨前后的一个月,是太行龙井的采茶季节。

较高的纬度、海拔,更大的早晚温差和空气湿度,再加上山泉水的灌溉,让这里的龙井与众不同:具备正宗龙井色绿、香郁、味醇、形美的“四绝”特点之外,香气更加醇厚,茶氨酸含量高,耐泡性也更加优秀。

龙井,能把春天的味道贮留在那一枚枚卷曲的绿叶之中。除了入茶,龙井也可作为食材,如龙井炒鸡蛋、龙井蒸饭。

微信图片_20200414083104

(图文编辑:张泽瑜)

本文选自《河北旅游》杂志2018年4月刊
图文编辑 / 李素红
图片 /  张学农、赵克琪、赵政雄、刘雪晋
审校 / 郭瑜

⊙文章版权归《河北旅游》杂志及旗下融媒体平台所有,欢迎转发到朋友圈,转载开权限请联系后台。未经同意,严禁转载至网站、APP等。

咨询电话:13503335695。



智慧旅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