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旅游资讯网

安国数字中药都

        安国历史悠久。汉建初年,高祖刘邦取安邦定国之意,封王陵候为安国候。西汉武帝元狩六年(公元前117年)始置安国县。宋景德元年(公元1004年)祁州治所迁至此,故安国古称“祁州”。世界文化名人、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就诞生在这里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、刘少奇、周恩来等都曾到这里视察。

       安国药业源远流长。中药材交易已有千年历史,始于北宋,盛于明清。传统的中药材加工技艺精湛,历史上加工生产的“百刀槟榔”“蝉翼清夏”、“云片鹿茸”等四个品种被冠为“祁州四绝”,赢得了“草到安国方成药,药到祁州始生香”的美誉。近百年来,安国药市一直起着“南药换北药、东西大交流”的发兑中心作用,被称作中国的“药都”、“天下第一药市”。立体化、多元化的种植模式,不仅使安国在50万亩耕地上连续十六年夺取粮棉果大丰收,更以药材年产量占全省65%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中药材种植基地。“一夜秋风度,十里药香飘。放眼花开落,疑似置琼瑶。”形象描述了六大药材规模种植区的怡人景色。

药王文化源远流长

       提起安国,就不得不说起“药王文化”,药王庙供奉着中国历史上唯一受皇封药王邳彤。药王庙传统的香火庙会逐渐演变成药材交易会,至今农历四月二十八,依然举办庙会及祭祀活动。药王庙坐落在安国市城安国药王庙坐落于安国市城南,是全国最大的纪念历代医圣的古建筑群。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(公元976-984年),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     庙中祭祀的药王邳彤,西汉信都(今河北冀州人),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部下二十八宿将之一,曾作过曲阳(今河北晋州市)郡太守。邳彤辅佐刘秀打天下,英勇善战,忠心耿耿,且足智多谋,为创立和捍卫东汉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勋,官至太常少府(相当于宰相)。邳彤酷爱医学,颇受军民拥戴,死后葬于祁州南门外。

      安国药王庙的来历,有一个神话传说。相传宋秦王得疾,久治不愈,邳彤显灵治愈,宋秦王问其姓名,告之“祁州南门外人也”,“遣使即其地,始知为神”,遂封王建庙祀之。北宋建中靖国元年(公元1101年)追封邳彤为侯,后改封公,南宋咸淳六年(公元1270年)又加封为“明灵昭惠显王”。随着帝王对邳彤的不断封赐,“药王”影响越来越大。

        药王庙的建立,反映了后人对施德于民的邳彤的一种怀念之情。自从为邳彤建庙设祀以来,一般民众有病求助于药王,善男信女,常来进香,业药者乘机售药,以至逐渐形成了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的药材庙会,历经几百年而不衰,以至有“草到安国始成药,药到祁州始生香”的说法。

       明朝永乐二年(公元1404年),仿照宋代临安(今浙江杭州)的药王庙,以邳彤墓为中心,扩建药王庙。经明、清两代历次修葺,成就规模。

区位优势日趋明显

       安国地处华北平原腹地,京、津、石三角中心地带,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,素以“药都”和“天下第一药市”享誉海内外。地处京、津、石三角中心地带,位于环京津和环渤海经济圈中,北距首都250公里,东距天津240公里,南距石家庄110公里,辖11个乡镇(办事处),198个行政村,总面积486平方公里,耕地50万亩,人口39万。为对外开放县级市。

      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,距中心城30-50公里的区域是集中发展区。安国药都位于保定中心城50公里发展带、半小时经济圈。从城市发展演进的总体趋势上看,城市拓展遵循沿轴线外推。安国主要功能区向西拓展是城市连贯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机遇下,安国的中医药发展大有可为。

 今日安国

       安国市的东方药城建于1994年,是经国家批准的中药材专业市场,经营品种2800多个,日客流量3万余人,日吞吐中药材500多吨,经营范围遍及全国各地,辐射港澳台、东南亚及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,是以中药产业为龙头,集经销加工、医疗保健、科研、信息、购物、娱乐、参观为一体的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。东方药城在中药材交易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。但是随着中药材交易的发展,电子商务的兴起,新的交易中心呼之欲出。

       2013年保定市、安国市政府与天士力集团签订建设安国数字化中药都项目合作协议,2014年5月,安国数字中药都举行了奠基仪式。作为省部联建的国家级重大工程,未来安国数字化中药都项目将成为我国第一家全面以信息化、数字化为核心内涵的专业药材交易市场。

      站在千年历史中药都新的起点上,一座集拥有现代化新姿,又保留历史文化特色的数字中药都正在逐渐向世界展示出一副“大中药”产业新都辉煌荣耀的城市画卷!


智慧旅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