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旅游资讯网

曲阳石雕

曲阳石雕,河北省曲阳县民间传统美术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。

曲阳石雕是河北省曲阳县民间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,自西汉始,曲阳石工即用大理石雕刻碑碣等物。曲阳石雕材质有大理石、玉石到木质、象牙、青铜、不锈钢等,其雕刻技艺有圆雕、透雕、镂雕、浮雕等造型门类,技法不一而足。曲阳石雕题材广泛,主要有现代人物雕像、园林雕塑和家庭装饰等。

timg

曲阳石雕的打制方法分为“选料、大荒、二荒、定细、抛光”五个步骤。

选料

石雕打制前要先进行选料,选料是石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,石料的石性、软硬、疏密、质地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。

大荒

也称“打荒” “剥荒”,就是打去荒料,确定雕像大的体积和动态。

二荒

二荒是进一步地造型过程,要求明确雕像的形象、姿态等细节。这个阶段应注意观察形体关系是否准确、协调,以及雕像各个部位的连接性,以达到局部造型与整体的完善。

定细

定细也称“刀工”,是对雕像各个部分细节刻画。定细环节应做到线条流畅,棱角分明,大面平展,根脚利落,无刀凿痕迹;要求艺人翻腕灵活,轻重有序,还要根据石料的软硬、绵脆程度适度用力。

抛光

抛光即打磨,是石雕的最后一道工序。这一环节艺人可根据艺术效果控制打磨的位置与程度,既可通体打磨,也可局部打磨,使雕像产生细腻与粗糙的不同艺术效果。

23

曲阳石雕的文化内涵是深沉的。它凝聚着一个古老而又淳朴的、在太行山脉以农业为主要生存手段的历代农民艺匠的雕刻之魂。在这块盛产白石的山坳中,数十代人通过一锤一钎的不断雕凿,广泛汲取北方诸民族与佛教文化的营养,以极强的民族文化精神融入其中,用传统的技艺,以无声的形象描绘民族的尊严、宗教的虔诚,出色地雕刻出属于世界级的文化瑰宝。这其中自然渗透着曲阳雕刻艺匠生活于斯的亲历感受,有着对造型艺术独特的感悟,同时把宗教信念、审美情趣溶铸于每尊雕像之中。通过各个时期曲阳石雕艺术作品所凸显的造型精神,可以看出它的拙中藏巧、以小喻大,顽石通灵的技性,从而体现了曲阳文化内涵的深沉度,也决定了曲阳石雕的传承价值。

智慧旅游